也许只有走进大山,才能真正领悟到写生的真谛。生活给人所期许的有时候不仅仅是远离世俗,粗茶淡饭的安静;从艺术的角度来看,真正打动我们内心的是这种简单背后的形成过程,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太多的美,简单、朴素、真实不虚等。总之,它因为打动了你而显得独一无二。
写生,就其本身而言,是主客体之间一种的对话。写生,即深入生活,即兴书写,更注重随机性、鲜活性。可以说在你面对这个你所选定的客体时,是任何时间、任何地点都无法替代的,所以说写生没有好坏之分,也不能用自己所谓的成了或败了去草草了之;然而当你回头面对案头创作时,都会或多或少有所体会。
从去年到今年,我们去过南方,到过北方。南方的小吃,精细巧妙,有的小蒸笼犹如工艺品般耐人寻味。作为一个北方人,大多情况会赞叹欣赏一番,然后继续匆匆赶路。苏州的建筑,颇具江南风韵,令人回味。苏州园林,如若天成,令人神往;梅树石林,湖光山色。路过的每个地方都有想用画笔来表现的欲望,所以那段时间不用过多赶路,看到好的风景和建筑便随即表现出来,或许正因如此,写生过程才显得充实。
后来回到北方写生,蓝田、陕南、陕北,又是熟悉的人,熟悉的饭菜,当然还有北方的山,雄浑广阔,静谧的村落,一排排窑洞,一家灯火几家明。在我看来更有一番烟火气,却没有南方的巧妙温润。所以,在不同的地域感受其对画家内心的触动,不论南北,贵在于真,写生二字,须有细节,才能生动,才谈得上生活。
写生,就是寻找,与其说寻找美倒不如说是在寻找自己,我们所寻找的不过是内心深处的向往,一次次给你不一样的启发,循序渐进。比如苏州的园林,蓝田的梯田,陕北黄土环抱的深处,两孔窑洞,一方小院,倔强的枣树,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路……
写生是绘画的一个重要实践过程,亦是连接古今绘画艺术的桥梁。我们通过写生去找寻绘画创作的源头和初衷,在此过程中发现自身在临摹过程中的局限和不足。 写生,不仅仅是对自然的刻画,更侧重于以目传心,以心达意,并以此重识自然。山水,千变万化。写生不仅是写“形”,更是在写“神”。本次在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前往陕北写生,作为土生土长的陕北娃,对于这边黄土地有说不完的情愫。它虽然没有江南山水的秀丽,但却有着独特的朴实之美。虽然不是第一次在这里写生,但在每一次的写生过程中都有不同的感受。陕北的土塬很难用绘画语言表达到位,它的山形多样且山上窑洞错落分布,在处理画面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。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对这片土地反反复复写生的动力所在。在陕北写生与我而言更是在用我的画笔来叙述自己家乡的美。我更希望遵循自己内心的感受为主,用朴实的绘画语言来表达我自己对陕北的感受。刘老师也一直强调我们“有话好好说”,用质朴的绘画语言,表达陕北这片黄土地的美。
陕北写生,前后时日加起来不算长。可是吸收的养料甚多。
第一天,充分感受了陕北黄土的气息。第二天,自己开始画的时候立马也能感受到这样的气氛。慢慢开始上手了。耐心和深入的程度和刘老师都还有很大的差距,老师一张小速写就可以画两小时多。
我们辗转了陕北赵家坬,绥德县城,义合等地方。半路停下作画乃是常有的事情,风景美丽得让人驻足。虽然都是陕北,但是各个地方给人的气息还稍有差别呢!
带着速写本,勾勾画画,是一件很美妙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