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北写生
所有房间有:空调、卫生间、热水洗澡、无线网络
陕北写生基地

行业新闻

陕北美术写生
公司名称:绥德郭家沟陕北风情美术写生服务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: 0912-5731789
13379392955 13636887173
联系人:郭浪
地址:陕西省绥德县满堂川乡郭家沟村(双水村)
陕北写生基地

行业新闻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新闻

肖育陕北风景油画写生之行感触

信息类型:新闻资讯 阅览次数:1554时间:2018-03-12

陕北这个地方似乎成为了名人聚集的圣地了,不管是正在学校中的学子们还是已经功成名就的大师们,他们到陕北不仅仅是为了写生这么简答,更多的是想对陕北的生活的一种体验和回味,是对童年记忆的一种追寻和寻找罢了,这里不仅仅有革命的火种从此蔓延全国,更有为人也是从这里的山沟沟一步一步走出去的,虽然是这里是一块平凡的贫穷山沟,但是这里孕育了一批最伟大的人物和事业。艺术家的行旅,大多与写生连在一起,搜尽奇峰打底稿。肖育的写生真有些特别,不是常见的那种,边走边画的采风,也不是多数那样,最多停留十天半月。他画一个地方,要看熟、想透、画够,至少经历春夏秋冬的差别,要在那个地方刻录下自己的艺术年轮。


QQ截图20180312182649.jpg


都说喀纳斯美景如画,可我从来没有听说一个画家,会在严冬零下40多度的野外,写生喀纳斯。肖育全副武装,羽绒背心、羽绒服、羽绒外套,厚重的包裹下,手都难抬起来。脚下,铺上皮垫隔寒。还是冷得彻骨,眉毛胡子上满是冰凌。他一开笔,就是4个小时、6个小时,必须现场完成这幅油画写生作品。


QQ截图20180312182715.jpg


漫漫长夜,没有电视,没有电话,他把孤寂当作写生的延续,看自己的画,读当地的书,与牧民交流。思考山川原野的特征和蕴含其中的地域文化气质。

QQ截图20180312182725.jpg

写生的强度和长度,是这位学院派从没有过的体验。在天高地遥的异地,山脉是风景的基调,河流是风景的眼波,风是风景的歌唱,天空闪烁着风景的灵魂。他看见许多意料之外的美景,也不止一次听到自然的教导。在那样的时刻,那一个景点,迸发灵感,也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。画着画着,他觉得已经被世界遗忘,有时候,又觉得自己已经变为风景一部分。

QQ截图20180312182816.jpg

他说:“安静得可怕,是一种真实的体验。”有一天,画着画,听到身后有均匀的喘息,回过头,走来一匹威武的野马,“吓我一跳”。


这样的写生故事太多了,几个月坚守在草原上,固然有牧草肥美的春夏,也有牧歌悠扬的舒展。更多是城市与原野的生活落差,是孤单、寂寞、想家。但痛点不是这些,是创作的进步、写生的突破。有时候,面对自然与画面束手无策,常常怀疑自己不会画了。有时候,拨云见日,突破了既往。突破了,才会有达到一个小目标的快乐。


QQ截图20180312182833.jpg

肖育是写生路上的独行侠。他谢绝团队写生邀请,也回避笔会似应酬。他习惯一个人走自己的路。他觉得,那样,才不致被喧闹影响、被围观分心,不会害怕当众出丑而去重复有把握的套路。那样,才能心无旁骛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景,静静地,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。


肖育在创作上也树立了自己的观念,那就是不给自己贴标签,不人为添加个人的符号,不早早地为了“面貌”“风格”而终结自己的探索。生活是多么广阔,自然像海洋,为什么要把自己框起来,而失去未知的种种可能呢。


确定了的,是他十年写生、写生中国的计划。那是他自己的小目标,是一定要实现的。几年来,除了云南和海南之行,每次出发,他总是向西、向西、向西。太行山的壁立千仞,黄土塬的高天厚土,北新疆的戈壁草场,祖国的笑容总在神秘地召唤着洞庭湖畔的肖育。曾经遥远的地方,变成越来越熟悉而亲切的第二故乡。


确定了的,是为艺术而艺术的梦想。从平原到高原苦旅,那是地理位置的移动,也是艺术追求的攀登。绝美的风景,多在奇险的山川;绝壮的音乐,多是悲凉的韵调;超拔的艺术,必然呈现生命的光华。


QQ截图20180312182849.jpg


风景如画。肖育的油画风景,就这样渐渐变了,高远、深远、平远的中国传统;光影对比、色彩组合的西画路径;风景的写意性、笔触的书法性等个性偏好,在写生中心领神会,融合贯通,目之所及,笔之所至,心之所向。几度春秋,肖育笔下的风景,题材更典型,画面更干净,层次更丰富,情感更微妙,在宁静和纯粹之间,在单纯和丰富之间,在自然和艺术之间,渐进,升华。


肖育的三大间画室,挤满了各种规格、各个系列的写生作品。白得耀眼没有一丁点杂质的雪,那是喀纳斯厚达两米的雪;蓝得湛蓝,看得见海底的海,那是海南东线的海;黄得柔和,装满信天游的黄,那是陕北的“怀斯黄”。恍惚间,我们好像走近了天边的世界,听到原野上吹来的飒飒秋风。


大家都知道,长期在外写生,难免孤独受苦,但他却甘之如饴,因为他觉得孤独是一种能力,受苦是一种精神,只要一直画他所喜欢的,怎样都值得。或许,适时远离喧嚣,直面内心,用画笔定格永恒,对他而言,就是画画的意义。在画家的世界里,绘画很奇妙,如同美酒和舞蹈,没有国界之分,也没有种族之分。因此,这些年来,他以一己之力,一直默默尝试着中西绘式的融合与混血。


当然,他也是一个敢于质疑、敢于否定和敢于创造的人。他不断在革新,间或还大胆糅合书法、戏曲、壁画、石雕、刺绣、剪纸、皮影、浮世绘等元素,通过并置解构,重新诠释自然之美。


QQ截图20180312182920.jpg


大抵,他眼中的风景油画,并不姓“西”或姓“中”,他所呈现的“另辟蹊径”也不是干脆褪去西方文化的“袍子”,再直接套上中国文化的“靴子”。他认为绘画万变不离其宗,应一切从心,敢于兼收并蓄,善于取长补短,因为大家眼中的“风景油画”和“中国水墨”,就像“蛋黄”和“蛋清”,本就在一个壳内,各有各的营养,区别只在于颜色和味道罢了。



罗丹曾说过,美是到处都有的。而对于我们的眼睛,不是缺少“美”,而是缺少“发现”。而“发现”之后的事,对于画家而言,就像找到水源“挖水井”,一点点挖下去、挖下去,“美”就自然然涌出来了。

由现实返回内心,营造出一个个非真实又可见的世界,是每个风景油画家的归宿。所以,他极少像镜子、相机般反映自然,也很少刻意修饰景物或夸饰心情,总是静静地让画面坦然而富激情,让叙述真切而又诚恳。对他而言,画面是“砧板”,材料是“刀具”,面对发现的“菜蔬”和“骨肉”,懂得越多、思考越多、尝试越多,创作就越得心应手。说到底,艺术创作就是一种内心独白,画笔好比拽着风筝的线,情感却是随时扬起的风,风筝要飞得高、飞得远,就得学会负载当时当下的情感与体悟。因此,他主张带着真情实感将所视之物、所处之境,有构建地画出来。

他认为,情绪所到,意象自来。所以,他画画从不戴着“假面”和“镣铐”,只随时随地、随心随意地表达,因为他坚信,艺术源于内心,又高于生活。虽然,这些年他画得很多,却从不重复。因为对他而言,画一千次就该有一千次的不同,否则艺术的价值就没了——在他的笔下,每幅画都不是生搬硬造,也不是复制粘贴,而是一次次全新的尝试与创作。正因为如此,他的作品才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独创性、共鸣性和可赏性,他所呈现的画面也才每每让人屏息赞叹并流连忘返。


在风景油画写生里,他忠于写实,善于提炼,常常把一大堆矛盾无意义的东西,变成清晰、有序、温暖、奇妙的景致。他时常沉迷在自己所营造的世界里,因此,他笔下的世界好像会说话,总是显得那样宁静、简单和纯粹,仿佛一切就在眼前。


他喜欢将疏落有致,润糙相间的色块夹杂在粗细、长短不一的笔触里,并充分借鉴点、皴、涂、抹、拖、拉、揉、擦、砌、刷、刮、叠、刻、勾等手段,让画意在笔下流淌,如同血液顺着观者的内心流向全身各处。


他喜欢酣畅淋漓地涂抹颜色,并擅于用最直接、最单纯、最丰富的色彩表达他对生活、对艺术、对人们或质朴或厚重或浓烈的爱。他每每蘸着颜料在画布上滑行,那手中的笔就像花样滑冰运动员,总显得那么轻快又自在。你不难发现,他笔下的色彩从来不是单一的、孤立的、死板的,而是灵活的、多变的、个性的。


他的画面,有时抽象,有时具象,有时宁静致远,有时厚实果断,既注重了西方油画的透视、明暗和光影,又兼顾了中国国画的虚实、疏密与意趣。其笔触、笔意和笔趣更是大胆借鉴八大山人、张大千等大师作品中中国水墨画精髓,而色彩、色调和色度,又适度融合西方油画的程式和表现。


因此,在他的写生系列里,笔触的隐与显、虚与实;肌理的厚与薄、松与紧,色调的冷与暖、强与弱,都处理得尤为到位。总之,他的画面既温暖有序,又细节中隐露着诗意,很像一片片繁茂而幽静的密林或笼着烟雾的柔和梦境,一切都那么服帖自然,微妙静谧。至于画面的构图,他特别擅长圆形构图。在圆形构图里,有山有树有水有人家,一切都被安排得妥妥的,又舒服、又漂亮又圆满。每一个圆形构图,与山石的“方硬陡峭”相映衬,与溪河的“源远流长”相契合,既有东方构图的含蓄,又有西方构图的均衡,实在是妙不可言。他始终希望——观者在他的画里,看到的不是一堵墙,而是一扇窗。因此,站在他的画前,你会感觉整个画面有阳光、有和风,很温暖、很灵动,从无任何的浮夸炫技,却有人在享受这人与笔,布与色的魔幻游戏。人们常说,思无定式,画无定法。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,他的内心始终处于涌动的状态。因此,在创作过程里,他心随笔动,从不刻意追求什么效果。也许,正因为少了刻意,所以他的画面才那么细腻、生动又感人。在艺术面前,理性与感性,现实与理想,庸常与超越,是始终不变的命题。而他的画面恰似一块块犁出的新田,让他像个满足的农夫,顾自享受着耕种的自由与乐趣。以至于他画画常常忘了时间,忘了自我,整个创作过程一挥而就、一气呵成,从不乱节奏,有如手持魔杖,点落之间,各呈各态。星星不似萤火虫,所以,不随流,不炫耀,他只以“万物”为“火花”,就这样一路画下来,内心恰如水中的鹅卵石,光润又美好;而他笔下的画作更是他兼有海的沉默、地的博大,天的晴朗,好似泥沙中的金块,散发着独有的光芒。


生命是有天赋的,艺术始终是要失败的,所以只有不断地前进……一旦你想被接纳,就意味着你已经停止了。所谓,人心净了,画面自然静了。每个人行走于世间,接纳或拒绝,放弃或坚持,有时只在一念之间。所以,他把自己这几年在外的写生比作“婴儿学步”,他认为,每个画家当像纯真的婴孩,不忘初心,一步一步向前走,不急躁、不攀比,终有一天能跑跳如飞,顺利抵达自己想要抵达的终点!


公司名称:绥德郭家沟陕北风情美术写生服务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:0912-5731789
13379392955 13636887173
地址:陕西省绥德县满堂川乡郭家沟村(双水村)
陕北写生
绥德郭家沟陕北风情美术写生服务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18 陕ICP备18000368号-1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