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缤纷的“陕北榆林过大年”,正是对“年味”的绝佳体现。桥下河水成冰,在宽广的冰面上,或有一些小孩坐着冰车,只能的脸上都是灿烂而纯真的笑容。而此时,秧歌舞的确令人回味,但还有更精彩的表演呈现。广场上擀杂面大赛如火如荼,手工娴熟的人们手上起起落落,无不在展现陕北人们勤劳能干的性格和真实有趣的生活,颇有民俗体验之感,让人惊艳。
悬挂的中国结让新年气氛更加完善,红艳的中国结既是中华民族的象征,更是新年红火热闹的完美体现,绣工精致的虎头枕等物件摆放整齐,件件都在诉说着来自黄土地上的传统与风情。
各个院子里的陕北民俗表演平常却温馨,有着难言的精细和美好,手指翻飞,一张张精美的剪纸呈现,引得众人惊叹连连;笔走龙蛇,艳红的纸上有着墨香悠悠,黑字红底,都是新年的味道;手动,气氛起,欢庆又喜乐,传统延续,这才该是新年的模样……
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饸烙面散发着香气,筋道的面条搭配醇香的羊肉,无疑是味蕾的无上享受,大口吃面,暖到了胃,也暖了心。脸上的笑容大概就是此刻心中的真实写照,而这,正是陕北人的生活方式!
这一日的郭家沟,是民俗的天堂,是年味的世界,红色的灯笼只是点缀,漂亮的中国结只是锦上添花,来这里,新年有了格外美好的样子,来这里,欣赏视觉的盛宴,来这里,品尝味觉的享受,来这里,没有错过的遗憾……每一个画面,刻在脑海里,都是一生最美的回忆。
根据绥德县委、县政府“我在绥德过大年”活动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,为了全面展示独具特色的绥德传统文化,充实和丰富绥德旅游文化内涵,定于腊月二十三上午(2018年2月8日)在绥德县满堂川镇郭家沟村举行“我在绥德过大年”启动仪式。
活动日期
腊月二十三上午(2018年2月8日)
活动地点
绥德县满堂川镇郭家沟村
活动内容
以郭家沟古村落为主背景,依附《平凡的世界》电视剧中“双水村”唯美画面在田福堂、孙玉厚、王彩娥、党支部等院落布置业态,展示非遗特色产品、寻访非遗手工艺人、欣赏非遗民俗演艺等。体验别样民风民俗,感受独特陕北年味。
活动四大亮点
1、十人压饸烙
2、百人传统擀杂面
3、千人送灶神
4、转九曲。
演绎一场全方位、全场景、原生态、纯民俗的大型实景演出。
活动时间安排
①9:30-10:30,两支秧歌队在河西指定位置演出,同时,沿河小孩在滑冰、桥头的马路上到处有小孩在玩滚铁环、踢键子、打沙包、打牛等儿时游戏实景场面。
②11:00,秧歌队迎接嘉宾及游客进入村口观看演出。
③11:00-12:00(启动仪式)两支秧歌在桥头进行打彩门,嘉宾向民众送喜、送福,启动仪式开始。唢呐声响,儿童嬉闹同步进行。活动正式启动,所有实景剧开始表演,讲解员将嘉宾和游客由不同线路带入实景剧中。
④12:00-13:00民俗展览馆揭牌,各类民俗活动开始。
⑤13:00-13:30第二场秧歌、唢呐演出
⑥13:30-14:00百人擀杂面开始
⑦15:00送灶神
©王绍祖
⑧15:30唢呐、秧歌第三场演出
⑨17:00游客进入农家乐就餐,体验民俗年味
⑩19:00张灯结彩转九曲
鞭炮即将炸响新一个野花色彩斑斓的春天!侧耳倾听,传来清脆的晨钟,推窗展望,开起喷薄的朝阳……
又是一年春节时,归心似箭急切之,待到工作完毕时,轻轻松松回家至。
陕北的春节是最富有年味的,春节的习俗,热情的人民,朋友的友情……
在这里,你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子,也能发现岁月的痕迹。
启动仪式
这个春节,小编早已做好打算,
陕北榆林过大年,有着最浓郁的年味,你知道吗?
2018年2月8日(农历腊月二十三),
“2018陕北榆林过大年”活动在绥德县郭家沟正式启动!
短短的时间,丰富的活动,
陕北民俗特色表演为你呈现!
唢呐、秧歌迎宾
走进郭家沟,冬季的阳光格外温暖,清新的空气吐露着泥土的芳香,寒风带来冬季的清冷色彩,天空依旧碧蓝。
此刻,高亢嘹亮的唢呐声打破冬日的宁静,追溯历史,陕北唢呐在这片黄土地上不断繁衍变革,已历经千年。唢呐乐曲那豪放的格调、高亢的旋律,正和陕北高原的质朴、陕北人的粗犷一脉相承。唢呐,就是陕北土生土长的代表。
陕北人民喜欢闹秧歌,善于扭秧歌,每遇重大节日都会交锣鼓敲起来,唢呐吹起来,彩绸舞起来,花伞撑起来,秧歌扭起来,欢乐唱起来。可以说秧歌闹红了黄土高原的村村镇镇、沟沟洼洼。无论男女老少都争着扭,抢着看,图个红红火火,为个喜庆欢乐,求个吉祥平安,谋个身强体壮。秧歌,就是陕北人的天和地。
秧歌迎宾
高亢嘹亮的唢呐声打破冬日的宁静,追溯历史,陕北唢呐在这片黄土地上不断繁衍变革,已历经千年。彩绸舞起来、唢呐吹起来、花伞撑起来、秧歌扭起来,腰鼓打起来…可以说陕北秧歌扭遍了黄土高原的村村镇镇、沟沟洼洼。
以陕北的代表和陕北的特色迎宾,既表现了最原汁原味的陕北风味,也突出了这个新年的红火热闹和与众不同。
启动仪式
今年腊月二十三日上午,“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”启动仪式将在绥德县满堂川镇郭家沟村举行,下午则在榆林古城举行入城迎宾仪式。
上午郭家沟启动仪式开始后,游客与当地村民互动,一起进行传统过年准备活动,院子民俗展演、陕北婆姨擀杂面大赛、送灶王爷仪式等活动让乘兴而来的外地游客一览陕北年俗风采。此外,在热闹红火的现场,大量特色小吃、土特产也靓丽登场与游客见面。
手工艺、特色小吃现场制作
郭家沟村的院落是典型的陕北窑洞,插花墙,石头街,院连院,沧桑古朴,有一种原生态的美感。在这样的院子里表演手工艺及特色小吃的制作,才是对陕北生活的真实体现。
陕北院子民俗展演
郭家沟村的院落是典型的陕北窑洞,插花墙,石头街,院连院,沧桑古朴,有一种原生态的美感。在这样的院子里展示手工艺及特色小吃的制作,是陕北榆林人民生活场景的真实再现。
每逢新春佳节,榆林人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:窗花。窗花不仅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、喜气洋洋,而且将人们辞旧迎新、接福纳祥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剪纸,就是属于陕北的气质。
在一望无际的黄土坡上,苍茫的黄土地搭配着鲜红的色彩,绚丽而美好。大美之色,大美之态,大美乐观的心态。而,这样的美,是来自劳动中的美感,从心底绽放,从刺绣中盛开,像极了牡丹的典雅、大方。盛开在歌舞升平的和平年代,渲染了一份唯美的色彩。传承自历史的手艺,代表了陕北的文化。刺绣,就是陕北的传承之美。
醇厚的民风养育人,尽管深处黄土高原,榆林人在饮食上却依旧不含糊。碗托、油旋、馃馅、油馍馍……这些让人垂涎欲滴的特色小吃,吃起来五味俱全、沁人心脾。特色小吃的现场制作、展示、销售,让来者体验最地道的陕北味道。
做工精细的手工艺、鲜香味美的特色小吃,用最平常的传统技艺度过这个新年,平淡,但也温馨,同时充满生活气息。
百人同吃杂面、饸饹
中国的新年,向来以热闹为主,陕北自然也不例外。宽阔的广场上聚集了上百人一起吃杂面、饸饹,可以
杂面是一种以豌豆为主料制成的面条,中国民间传统食品。是陕北的特色食品,既富含营养,十分好吃,又具有陕北风味。
擀杂面大赛
宽阔的广场上聚集了上百人一起擀杂面,彰显了榆林人的勤劳朴实。这一幕,是对年味的最佳诠释和解读,而这样的场景也不乏热闹与红火。
饸饹,音同“合乐”,寓意“合家欢乐”。过去,只要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做一碗饸饹,憧憬未来的日子欢乐和谐。而今天,饸饹仍然作为新年时的必备美食。
以陕北的方式品尝陕北美食,这一幕,是对年味的最佳诠释和解读,而这样的场景也不乏热闹红火,想来,这样的体验也是趣味十足。
送灶神
灶神又称灶王爷,据民间传说,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晚,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民间俗事,除夕日返回人间。因此,腊月二十三备些食品祭祀灶神,好让他酒足饭饱上路,年三十又用同样的方式请回家,郭家沟也不例外,在紧锣密鼓的张罗着过大年活动的同时,祭祀灶神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仪式。
新春快乐
火红的灯笼映出喜庆的光芒,绚烂的烟花点亮心中的梦想,吉祥的春联贴出新年的希望,鲜美的食物包满团圆的欢畅。火树银花,璀璨耀眼。新年的脚步已近,一场启动仪式,引出丰富多彩的活动,今年,来榆林,参加热闹的启动仪式,过一个趣味横生的新年!
陕北绥德郭家沟
“过大年”活动启动仪式
实施方案
为了积极配合、响应陕北过大年活动并进一步弘扬和传承陕北黄土文化,挖掘陕北过大年厚重的文化底蕴,让全国人民感受和体验陕北浓重的年味和隆重的过年景象,彰显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魅力,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业的发展,带动贫困农村脱贫致富,建设美丽乡村。我镇根据活动任务书,特制定如下方案安排,以确保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。
一、活动主题
陕北“过大年”启动仪式
二、活动时间
启动仪式:2018年2月 9 日(农历腊月二十三)
结束仪式:2018年3月10日(农历正月二十三)
三、活动地点
绥德县满堂川镇郭家沟村
四、主要内容及步骤
启动仪式:
1、早上起床,组织每家每户放“开门炮”,之后由内而外开始点香,从灶王爷、财神爷到门神、门外的土家、天地、青龙、白虎、牲畜圈、大门等诸神点香,开启陕北过大年的家庭祭祀活动。
2、各个活动点陆续开展各项活动(陕北说书、民俗杂耍、滑冰、打碗、踢毽子、跳皮筋、打宝、打沙包、滚铁环、打牛、放鞭炮等)
3、组织开展百人擀杂面、“枣山山”比赛、剪纸艺人表演剪窗花,书法家为全村百姓写对联,当地群众打扫院落、糊窗子、贴对联、贴窗花、挂灯笼、杀猪宰羊等过年准备活动。
4、村对面广场举行大型秧歌、唢呐表演和绥德特色小吃展销。
5、郭家沟民俗博物馆揭牌仪式。
6、组织村民放鞭炮、开始享受杂面美食。